2023年6月7日,第十五屆上海國際水處理展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落下帷幕,連續3天的盛會集中呈現了產業上下游中堅力量,聚焦環保水處理、膜與水處理、凈水三大主題,全方位展示了水務行業發展的新動態、新趨勢、新市場。
據悉,2023上海國際水展以創新高的規模,廣納2500多家實力展商,以及超62500件高精尖產品,于經濟全面復蘇元年,最大程度地展現了行業全貌與蓬勃生機。
“雙碳,是機遇也是挑戰”,攜多場景應用膜產品而來的浙江易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易膜”)就是產業凝聚力量,邁向極致升華的縮影之一。
與“互聯網+”接軌,易膜于本次上海國際水展現場,接受了環保在線采訪的同時也應邀開通了線上產品逛展直播,不僅要在技術和服務上站在前沿,在擁抱新業態上也絕不落后。
(↑ 點擊回顧易膜逛展直播)
好產品必須讓更多人看見,直播賦能的初衷也在于此。
一年一度的環保盛事當前,通過電腦、平板甚至手機就能達到逛展的目的,易膜可是帶所有人體驗了一把“云”逛展的舒適。易膜產品總監在展臺前進行了走播,從反滲透膜元件,到納濾膜元件,再到家用凈水器膜、柱式超濾膜,豐富的膜產品涵蓋了非常廣的應用領域,包括污水處理、物料分離,以及專門用于中型商場、學校實驗室、垃圾滲濾液、制堿制鹽等的個性化膜產品,種類齊全。
為了讓用戶深度了解膜結構,易膜還為本次展會帶來了膜片、膜絲,為現場觀眾進行剖析。考慮到要實現更高的填充效率,更好的曝氣效果,創造更大的蠕動空間,保障膜設備的穩定運行,易膜還有更細的膜絲選型,“芯”思滿滿。
(易膜董事長丁國良接受環保在線采訪)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不變的真理。易膜在10多年的孜孜求索中,匠心不變,初衷不改,緊抓創新和研發的核心要素,重視人才培養和實踐出真知的鐵律,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適應變化的市場需求。
易膜董事長丁國良在接受環保在線采訪時也明確說到,膜材料和水處理行業其實牽涉很多環節,是技術門類非常復雜的體系,所以易膜一直很重視全方位引進人才,用開放的理念培養。“讓他們到更多項目,應用場景中去”,這才是易膜堅持的“成長”之道。
截至目前,易膜已經擁有完整的研發技術團隊,有自己的研究院,構建了成熟的創新體系,堅定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具備年產1500萬㎡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納濾膜等高端脫鹽膜材料,以及800萬㎡超濾膜、MBR及其他水處理專用膜材料的生產能力。
從PP、PVDF超濾膜實現規模化生產,到自有反滲透制膜技術,再到中空膜、平卷式膜、MBR膜、納濾膜以及2021年RO膜片、高端工業RO膜元件的面世,易膜飛躍式的膜研發實力創造了一個個里程碑。
(專家、領導走訪易膜展臺)
用丁國良的話來形容,易膜產品和解決方案目前稱得上是全系列和個性化并存。而這一切,都與市場的實際需求相呼應。
“國產膜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技術水平已經基本與國外相當,甚至很多新興熱門領域,比如新能源、鹽湖提鋰等,還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東西,能夠反超進口產品”,作為國產膜質造的重要力量,易膜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不僅在中水回用、純水等傳統應用領域有長足進步,在上述新興領域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以發展的眼光看市場,立足實際需求創新,易膜可謂是兩者兼備。就像丁國良提到的,“雙碳”背景下,行業面臨的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局面,目前仍存的環保問題都是重點和難點均沾,比如對資源化的要求,國家提出的零排放,這些不僅在需求上為膜技術帶來了機遇,也在要求和標準上帶來挑戰。
但膜的魅力,就在于此,越難才越凸顯價值,水處理的“膜”法不就是為高難度廢水處理而生的嗎。像易膜涉足的工業廢水處理,丁國良就提到了正在做的草甘膦資源化項目,通過特殊工藝和膜產品創新,能將磷轉化為焦磷酸鈉,并回收氯化鈉,從而實現完全清潔生產,助力廢水達到更高排放標準的同時減輕成本負擔。
“不同水、不同膜”,易膜堅持的品牌理念旨在于最大程度發揮膜的特性,為不同場景應用提供更優質和適用性強的解決方案。而易膜,強大的研發和創新實力,完善的服務體系,嚴苛的檢測標準,先進的生產和品控設施,豐富的工程經驗,“讓用膜更簡單”。
(易膜團隊合影)
以水為媒,點亮膜法。“后水務時代”,水資源利用和水生態修復成為新主題,“難啃”的高難度廢水處理更依賴膜技術這樣的高端水處理工藝。相信屬于易膜的嶄新篇章,正在開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