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固廢戰略論壇,但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副總經理呂彤軒說話非常坦誠。
呂彤軒表示,國家綠色發展基金885億元的規模,目前還有600多億可以使用。來參加論壇的很多企業都可能是未來的合作伙伴,“你們的好項目我都記下來了”,希望下一步能夠深入對接。
1 今年是一個大年
政治上正確,經濟上賺錢
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成立于2020年7月15日,首期規模885億元,重點投資于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和國土空間綠化、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綠色交通和清潔能源等領域。
12月19日,由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24(第十八屆)固廢戰略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副總經理呂彤軒也應邀出席。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參加,感覺受益匪淺。
呂彤軒坦言,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前幾年老是把環保這個領域視為畏途,覺得好像不是太賺錢,所以搞了一些雙碳類的事情”。
不過,今年以來,情況已經有所改變。對于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來講,今年是一個“大年”,他們在綠色發展方面投資有了極大的拓展,業績相比前兩年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政治上正確,經濟上賺錢,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做綠色發展的事情,如果你在這種情況下還不能做大做強,那我們就愧對于這個時代了。”呂彤軒說。
成立四年來,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一直在做環保和雙碳兩個板塊,過去總覺得這兩個板塊“有隔閡”,但經過這幾年的探索,他們終于找到了打通“任督二脈”的辦法。
辦法之一,就是關注以綠色甲醇為代表的氫基能源或氫氣燃料。呂彤軒表示,他們對這個領域是“極端關注”,認為它代表著新質生產力的未來。
“我們那么多農作物秸稈,那么多畜禽糞污,原來是公害,解決不了,現在都成寶貝了。在生產綠色甲醇、綠氨、SAF的情況下,這些都成了極端稀缺的資源。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場的濕垃圾已經供不應求,開始琢磨怎么用超級熔爐的方式補充不足了。”呂彤軒說。
成本方面,目前綠色甲醇每噸的生產成本最低能做到4000元左右,未來還會繼續下降。需求方面,“剛需是擺在那里的”,未來中國發展需要150-170萬噸生物甲醇,而現在卻幾乎沒有成型的綠色甲醇產量。
正因為如此,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已經投資了一個生物質制甲醇的項目,地點位于上海,總投資兩億元,目前資金已經交割。
“我們對于這個項目極其看好,因為上海是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綠色燃料加注中心,這些必然對綠色甲醇產生非常大的需求。國際社會也認為,只有中國才能做好這件事。”呂彤軒說。
公開信息也顯示,今年4月24日,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舉行了“綠色甲醇產業發展專題研討會”,還成立了“綠色甲醇”工作專班,對這一領域投入了非常大的關注。
2 你們的好項目我都記下來了
希望下一步能夠深入對接
呂彤軒的發言,也引起了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薛濤的注意。
他發現,其實之前在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曹德標發言,講到
新能源和資源化布局時,呂彤軒就顯得“目光炯炯”,原來是對于這一塊比較感興趣。
在此之前,曹德標做了題為“環保跨界新能源,綠色低碳我先行”的主題演講,其中講到了中國天楹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
他表示,中國天楹在吉林遼源布局了一個基于廢礦能綠色修復的風光儲氫氨一體化項目,將原來的廢棄煤礦坑進行修復,然后制氫、制氨、制醇,遼源市“舉全市之力”與他們進行合作。
這個項目的產品之一就是綠色甲醇,未來歐洲開始征收碳稅以后,綠色甲醇將是非常好的一個減碳載體。航運業的馬士基就非常關注綠色甲醇,將來準備使用雙燃料的船型,而雙燃料之一就是綠色甲醇。
“我們跟中遠交流過,他們的
集裝箱船一次需要添加5000噸的綠色甲醇,使用量非常大。有了綠色甲醇,他們就會改造更多的雙燃料船,如果沒有那么多綠色甲醇,他們也不敢這么做。”曹德標說。
公開信息也顯示,今年10月29日,中國天楹剛剛與冰島碳循環國際公司(CRI)就綠色甲醇項目技術許可協議進行簽約。中國天楹將在位于遼源的大型綠色甲醇生產項目(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個項目)中應用CRI的甲醇合成技術。
這筆簽約,標志著中國首個大規模應用CRI二氧化碳制綠色甲醇專利技術的項目正式啟動,該工廠也是中國第三座以商業規模應用CRI制甲醇技術的工廠。
資料顯示,中國天楹首期綠色甲醇工廠年產能將達17萬噸,預計于2025年投產。該項目將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槽產生的綠氫和從生物質燃燒過程中捕獲的碳相結合,生產綠色甲醇。
曹德標表示,新能源這塊的投資相對比較大,有的項目是百億級的,所以他們也愿意與大家廣泛合作,希望大家能夠與他們聯系。
或許是對曹德標發言的一個回應,呂彤軒在隨后的發言中也表示,在座的各位有很多都是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合作伙伴,“你們的好項目我都記下來了”,希望下一步能夠深入對接。如果有好的項目,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也會有規模比較大的資金支持。
3 你們的痛點就是我們的興奮點
固廢在我們眼中都是一座一座的金礦
除了綠色甲醇,呂彤軒還提到了另外兩個打通“任督二脈”的辦法。
一個是磷石膏綜合利用。
過去,磷石膏是“垃圾中的垃圾”,沒有任何利用價值,而且極難處理。但現在,貴州磷化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路徑,他們利用脫水磷石膏制作高分子材料,做成包裝箱后出口澳大利亞,目前已經試水成功,一噸能夠賣到4000塊錢。
而在過去,磷石膏一噸只能賣四百塊錢,就這也是“冒著說的”。
“我們國家有6億噸磷石膏,每年生產8000萬噸,利用量還不到3000萬噸,利用率不足40%。如果這條路子闖出來,下一步磷石膏的問題就有救了,所以我們要繼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呂彤軒說。
另一個是循環經濟。
呂彤軒跟寶武鋼鐵、歐冶煉金聊過,他們一年回收的
廢鋼鐵量,相當于寶武一年鐵礦石的煉鐵產量。中國已經進入“富鋼鐵時代”,現在街上到處都是新能源汽車、光伏葉片、光伏玻璃等,未來的生產肯定會以循環經濟為主,很少再使用原礦了。
所以下一步,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要開始支持鋰電池回收企業,但他們也有選擇,不能是只做拆解或回收的,還要有“逆向回收”的渠道。
什么是“逆向回收”?其實就是原來大家所說的“收破爛的”,也就是供銷系統,只有他們有這個網絡,能把這些資源回收到手里來。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現在正跟中國供銷集團、中國再生資源集團談合作,希望做一些有價值的再生資源回收。
以上三個例子,綠色甲醇、磷石膏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都做了一些探索,前兩個已經出資,第三個正在談判,這些都是打通環保和雙碳兩個板塊的希望。
“所以今天參加這個論壇,我心情比較激動,我覺得未來綠水青山一定可以變成金山銀山,固廢在我們眼中都是一座一座的金礦。”呂彤軒說。
因此,在他看來,很多固廢企業都可以成為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合作伙伴,“你們的痛點就是我們的興奮點”,希望能與在座的各位進行深入合作。
聽完呂彤軒的發言,薛濤也表示,有句話叫“手里有錘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釘子”。過去環保企業覺得磷石膏不好做,就是因為它不可燃,只有可燃的東西到了垃圾焚燒廠才能進行能源轉化。所以要想實現突破,必須要有新手段、新技術,才能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如果我們不突破,手里面只有錘子,那么對于呂總他們來說還是燙手的,所以我們要有改錐、起子,組成幾件套,那樣的話投資就來了。”薛濤說。
原標題: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固廢在我們眼中都是一座座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