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循環再利用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是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石油資源短缺的重要方法,是萬億化工產業綠色轉型的長足策略。
高分子材料實現循環再利用離不開產業鏈終端回收利用(化學回收、物理回收)和從源頭出發的、利于循環再利用的動態分子結構設計(非共價、動態共價鍵)。然而目前,廢棄高分子材料循環再利用的產業化最優路線(化學回收、物理回收)還未有定數,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熱解、催化裂解、醇解、酶解、水解、氨解…)不斷涌現,百舸爭流的同時,諸多問題(效率低、能耗高、純度低、成本高、供應鏈風險等)依然無法解決。
2024高分子材料循環再利用大會,立足當下高分子材料循環再利用行業現狀,搭建產學研行業交流平臺;聚焦塑料、纖維、橡膠、復合材料的先進回收技術、創新應用以及從源頭上利于循環再利用的分子結構設計思路和研究進展;協同推進高校和企業的交流協作,探討近年高分子材料循環再利用領域行業進展、創新性技術成果和未來新技術與新方向。
01 大會信息
大會時間:12月20-21日
大會地點:中國·寧波
主辦單位:寧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大會主席:
張立群,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執行主席:
郭寶春,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材料學院院長
謝 濤,浙江大學教授
劉小青,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李金城,浙江科茂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COO
支持媒體:
DT新材料、生物基能源與材料、合成生物學與綠色制造、Carbontech、高分子科學前沿、化工學報、高分子學報、MIXUP降塑再造、環保在線、循碳科技、材料循環科學、科茂化學回收研究院、塑連網、高分子網絡
02 大會亮點
1. 院士專家把脈產業發展戰略
2. 國內外頭部企業齊聚分享
3. 六大回收技術最新突破
4. 可持續應用創新案例展示
5. 產學研資深度交流合作布局
6. 品牌宣傳觸達全網百萬客戶
03 大會日程
同期:供需對接、投融資對接、VIP一對一交流
04 大會議程
**排名不分先后,部分為擬定議題,以實際議程為準。
主論壇
報告1:大會報告
張立群,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主席團主席。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防技術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 7 項。
報告2:TBD
李明豐,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率領團完成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973項目、863項目、中國石化“十條龍”攻關等重要科研課題,研究成果榮獲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報告3:軟塑成分調研及城市源塑料廢棄物化學回收 LCA 分析
錢名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 GIZ 環境與循環經濟部門主任
在廢棄物管理、氣候變化、循環經濟和農村發展領域,擁有近20年工作經驗。團隊正在執行的項目涵蓋了包裝、外賣、汽車、
電池、紡織和農業塑料等多個領域的循環經濟議題。
報告4:廢塑料精細化學循環案例和數據
李金城,浙江科茂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COO
專注于科茂運營、市場、投融資、產業研究等工作,對中國及全球塑料化學循環的技術、市場、政策、產業鏈有系統深刻的見解。
圓桌討論:廢棄高分子循環當下的發展瓶頸與未來之路(擬)
廢棄高分子材料的循環再利用雖然已經成為共識,但離真正實現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而且需要從源頭垃圾回收到下游品牌方循環材料應用的整個供應鏈合作。面對石油基材料替代藍海,循環材料如何早日破局,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高分子材料先進回收論壇
報告1:可重復擠出交聯橡膠
郭寶春,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材料學院院長
兼任中國化工學會橡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0余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報告2:廢雜塑料精細回收與升級利用技術及其整體解決方案
劉思楊,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技術研究所專家
金發科技打通了整個塑料閉環回收供應鏈,從前端廢塑資源的分離分選技術到破碎清洗技術到高質化再生利用技術,形成大規模集成化產業化的整體解決方案。金發科技目前通過多種合作方式與合作伙伴在廢塑料資源、破碎清洗、高品質PCR應用、化學回收等領域取得了多個成功范例。
報告3:廢棄聚酯的資源化利用
劉志敏,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在催化可再生/可循環碳資源化學轉化方面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近年發展出離子液體催化和水介質促進的聚酯解聚制備化學品的新策略,以及酸解與加氫耦合實現尼龍解聚轉化制備羧酸和叔胺的新策略。
報告4:可化學降解回收環氧樹脂及復合材料
劉小青,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獲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將分享可化學回收環氧樹脂及復合材料領域的最新研究結果及如何實現退役風電葉片的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
報告5:樹脂煉制——替代化石資源制備化學品
侯相林,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山西省風電樹脂材料循環利用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曾承擔973、國家重點研發、山西省科技重大專項、山西省科技攻關等科技項目及不飽和樹脂、環氧樹脂等熱固樹脂化學解聚等橫向課題。
報告6:TBD
李 斌,GRPG 辦公室副主任、碳工作小組組長,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高分子碳中和平臺研究員
曾于陶氏化學任職14年多,主要從事聚烯烴材料應用開發,塑料可持續發展,碳資產管理以及
新能源汽車新技術平臺等相關工作。將分享對于再生塑料的碳價值通過“再生塑料產品碳足跡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及再生料的碳足跡基準值。
報告7:TBD
趙金宇,萬華化學高性能聚合物事業部
萬華化學通過物理&化學多重回收路徑開展塑料回收循環業務,涉及聚碳酸酯、聚烯烴、聚氨酯等多種產品系列,已推出rPC、rPP和rPA12等材料。
報告8:混雜高分子的化學回收
徐世美,四川大學教授
先后被聘為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近年在混紡(如滌棉)紡織品回收再利用方面有突破性進展。
報告9:Rb-PET酶法再生與產業化
尤生萍,源天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建成了國內首套1.5方全流程工藝裝置,實現300噸/年產能,已打通從“纖維到纖維”的全流程商業應用(衣服、鞋、床上用品等),并已通過“纖維到瓶”的產品驗證。下一條產線規劃產能5000噸。
報告10:KBR 創新的塑料化學回收工藝
劉鋒濤,凱洛格布朗路特公司(KBR)銷售經理
KBR的Hydro-PRT®超臨界水裂解塑料技術可直接處理混合塑料,如受污染、混合、塑料膜、多層薄膜等。
報告11:TBD
史金煒,江蘇綠金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其連續熱裂解技術可制備再生油、裂解炭黑等,實現了可控解交聯再生及高性能穩定再應用。
報告12:廢棄聚氨酯/聚酯瓶片再生利用解決方案
龔 歡,藍浦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銷售經理
德國Rampf是世界上最早從事聚氨酯化學回收的公司之一,在歐洲已經合作建立并商業化運營了十家回收工廠,今年成功將聚氨酯廢料通過化學回收成功制成了氣凝膠。
報告13:從低壓電器產品看對未來環境友好塑料的需求和發展趨勢
張再揚,施耐德電氣塑料材料專家
將分享施耐德對環境友好材料材料的定義、不同環境友好塑料的優先級、低壓電器產品應用和未來發展需求,從而讓合作供應商根據定義開發符合性的方案,合作的原材料供應商目前包括金發,科思創,SABIC等。
報告14:TBD
王 晶,延鋒國際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助理副總裁
將分享延鋒在可持續材料方面的工作包括非金屬材料可持續發展趨勢、延鋒非金屬材料可持續策略和進展、車用再生塑料應用案例等方面。
報告15:TBD
王 綱,青島海綠源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海爾再循環產業,總工
目前海爾綠色再循環(萊西)產業園可年拆解廢舊家電200萬臺、再生循環新材料3萬噸,目前在建(公安)產業園,未來將成為行業單體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智能工廠。
報告16:合適的進料—化學循環項目成功的關鍵之一
常新杰,陶朗集團,亞洲區公共事務副總裁
他主要負責循環經濟政策倡導與示范項目開發,重點關注消費后塑料,從收集,分選,再生加工與循環利用的閉環循環體系構建。本次將分享合適、穩定(數量與質量)的進料對于化學回收項目成功的關鍵影響以及相關案例。
報告17:乘風而起——點亮風機葉片回收之路
王 健,甘肅酒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招商專員
風電葉片的退役大潮即將到來,但由玻璃纖維、樹脂等材料復合制成的葉片回收難度大、成本高,因此葉片報廢后的回收處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次將分享關于甘肅玉門的風機葉片回收處理案例。
……
動態高分子論壇
報告1:TBD
謝 濤,浙江大學教授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專注于多功能智能高分子材料基礎及應用研究,在形狀記憶高分子、仿生智能高分子、動態共價聚合物、3D和4D打印等方向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
報告2:基于動態共價鍵的烯類熱塑性彈性體的高性能化
李伯耿,浙江大求是特聘學教授
聚合與聚合物工程專家,先后主持多項國家級重大和重點科研項目。國家“973 計劃“高性能熱塑性彈性體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廢棄聚合物的可控斷鏈機理、過程強化與高值化利用”負責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及稱號。
報告3:動態柔性電介質材料設計與智能化
查俊偉,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將分享從材料結構出發設計制備具有高絕緣特性的柔性電工材料將有利提升器件與裝備的可靠性。近年在動態聚酰亞胺研究領域有突破性進展。
報告4:動態交聯化學在潛伏型固化劑方面的應用探索
馬松琪,江南大學教授
將分享動態交聯-可控溶解新潛伏固化機制,以及利用動態網絡的熱可控解離而溶于環氧樹脂,實現中低溫快速固化。拓寬了單組分樹脂體系的應用領域,同時為動態交聯化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應用。近年在可閉環回收高分子領域有突破性進展。
報告5:動態交聯的彈性高分子材料
曹鵬飛,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將分享利用調控其取代基來控制他們力學性能和可回收性的硼酸酯基類玻璃化彈性體,為可調控動力學的動態彈性高分子材料在密閉膠、鋰電池和被動輻射降溫等領域的應用探索提供基礎。近年在可回收彈性體高分子領域有突破性進展。
報告6:TBD
張彥峰,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專注在智能高分子材料的控制制備,以及在生物醫用、復合材料、智能制造等等領域中的應用。
報告7:基于動態配位交聯的高分子材料增強增韌、自修復及功能性應用
翁更生,寧波大學教授
將分享以羧基丁腈橡膠為彈性體基體,金屬-配體動態配位被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增強增韌、自修復及其他功能性應用場景,如自供能柔性傳感器等。
報告8:可持續動態聚二硫材料
張 琦,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將分享利用天然小分子硫辛酸構筑本征動態聚合物材料,實現多功能材料的綠色簡易制備和回收,率先探索了該分子體系在自修復彈性體、高性能粘合劑、化學可回收高分子等材料領域的功能應用。
報告9:基于并環環辛烯單體的可循環聚合物
周俊峰,湘潭大學特聘教授
將分享一種關于開環烯烴復分解聚合(ROMP)高效且溫和的聚合方法,可兼容多種官能團,用于構建含有碳碳雙鍵主鏈聚合物。
前沿技術論壇
報告1:功能高分子水凝膠的鹽加工
趙傳壯,寧波大學教授,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
將分享在水凝膠體系引入鹽離子,通過聚合物-水分子-鹽離子的三元相互作用可以調節水凝膠材料的結構和性能。
報告2:TBD
付凱妹,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戰略研究部門
將分享廢塑料當前形式,全球聚烯烴發展現狀,源頭設計、回收分揀、回收利用等內容。
報告3:退役聚烯烴高值轉化及其過程 operando 機理研究
王青月,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研究員
將分享聚烯烴裂解過程相適配的特殊工況原位operando-TIR、原位DRIFTs、原位Raman等光譜學方法及技術手段,直接觀測了HDPE加氫裂解、裂解芳構化等過程反應路徑,揭示了聚烯烴裂解的動力學規律和關鍵速控步驟。
報告4:基于動態共價鍵的可降解環氧樹脂性能評估及高效降解方法研究
劉賀晨,華北電力大學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保定市科協科技創新智庫專家。將分享基于動態酯鍵和動態雙硫鍵的可降解環氧樹脂,以及在電工裝備中應用的可行性。
報告5:TBD
劉艷林,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
報告6:以單質硫為硫源制備可回收和反復加工的高性能交聯聚合物
楊宏軍,常州大學副教授
將分享其發現環狀單體與乙烯基單體的共聚反應,提出“雜化共聚”的概念。以此為基礎,直接從商品化的原料出發建立了支化共聚酯的簡易合成方法,開創了單質硫與乙烯基單體的室溫雜化共聚反應。
報告7:離子聚集體與室溫自愈合高分子
司鵬翔,江南大學副教授
將分享高效的室溫自發愈合性能的離子聚合物,以及室溫自愈合高分子在生物醫療、3D打印、防腐涂層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
報告8:TBD
岳 亮,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助理教授
報告9:TBD
陳英贊,河南城建學院
報告10:廢棄碳纖維表面改性及對混凝土性能影響
李奧陽,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博士
將分享其廢棄碳纖維表面改性方法的探索,圍繞改性廢棄碳纖維混凝土增強機理與功能性開展系統研究,為廢棄碳纖維混凝土的工程應用,尤其在結構健康監測中應用提供理論支撐。
更多報告正在征集中,歡迎產學研大咖來此論壇展示高新科技成果……
05 參會注冊
企業參會代表(/人)
報名且線上繳費¥3500,現場繳費¥3800
科研參會代表(/人)
報名且線上繳費¥2800,現場繳費¥3000
學生(/人)
報名且線上繳費¥1800,現場繳費¥2000
注:①注冊費包含資料費、會議期間餐費等,不包含住宿費、交通費。
特別提醒
1) 請務必完整填寫注冊表信息!請一定在匯款附言上注明“姓名+單位+高分子材料循環再利用會務費”!
2) 現場可通過刷卡、現金、支付寶及微信繳費,發票在會后10個工作日內開具并寄出。
3) 需要開具普通增值稅發票時,提供單位名稱和納稅人識別號即可;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需提供單位名稱、納稅人識別號、單位地址、電話、開戶行及銀行賬號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