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嘉陵江將300公里“最柔美的身段”留在了南充。金秋十月,漫步于嘉陵江邊,暖陽和煦、清風拂面、綠波蕩漾,成群結隊的水鳥在江面翩翩起舞,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時鐘撥回到2021年,嘉陵江(南充段)河道砂石開采無序,砂石堆碼加工侵占岸線,廢舊船舶灘涂拆解破壞岸線生態,被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作為負面典型案例曝光。南充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成立以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召開20余次專題會議研究整改工作,市領導16次赴現場督導,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鐵的紀律,堅決徹底整改生態環境問題。
鐵腕治亂,呵護嘉陵江岸線
徹底整治采砂亂象。南充市以推進河道砂石資源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為突破口,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開采、統一銷售的原則,取締各類涉砂船舶491艘,拆除非法砂石堆碼場547處,河道采砂主體由112個減少至6個。新建砂石加工廠17家,累計投入約16億元,實現“生產棚化、加工霧化、場地硬化、開采作業規范化”的砂石加工管理模式,推動砂石行業綠色轉型。
堅決取締非法碼頭。實施分類整改,“依法取締一批、規范提升一批、專項整治一批”,累計投入約7.5億元,取締非法碼頭48座,規范提升并完善手續12座,同時嚴格落實環保措施,有效解決污水、揚塵、噪聲和侵占岸線等問題。
重拳整治“四亂”問題。常態化開展河湖“四亂”問題整治,共排查整治點位810個,拆除各類違建166萬平方米,侵占破壞水域岸線亂象得到有效遏制。開展嘉陵江流域非法占用灘涂拆解、維修廢舊船舶問題排查整治,取締船舶灘涂拆解點5處。
護岸增綠,筑牢生態屏障
亂象雖除,留下的“傷疤”如何治愈?
科學劃定岸線范圍。南充市完成轄區內99條重點河流河道管理范圍劃定工作,明確3576公里河段水域岸線空間管控邊界,實現“一條界線”管控水域岸線空間。編制嘉陵江、東河、西河、流江河和思鳳溪等5條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劃定91個保護區、138個保留區、76個控制利用區和21個開發利用區,實現“一部規劃”規范開發利用行為。
加快實施生態修復。恢復嘉陵江生態岸線56公里,復綠3000余畝。建成嘉陵江綠色生態走廊24.9萬畝,在城區段建設沿江生態濕地公園13座,實現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過去的“傷疤”華麗蛻變為“氧吧”,成為市民休閑地、城市會客廳。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嚴格實施長江“十年禁漁”,人工增殖放流胭脂魚、中華倒刺鲃等珍稀魚類1256萬余尾,本土魚類種群數恢復至65種。“失蹤”多年的黑鸛等珍稀野生動物重回大眾視野,被視作流域生態環境“晴雨表”的西伯利亞紅嘴海鷗,選擇落戶嘉陵江過冬。
建章立制,永保一江清水
成效來之不易,如何防止問題反彈回潮?
建立整改機制。按照“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領導分工、行業分線、屬地分塊”機制,完善出臺《南充市環境質量改善及問題整改不力約談辦法》《南充市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線索移送工作機制》,壓緊壓實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責任,形成整改工作管理閉環。
健全常態監管機制。依托河湖長制,形成多角度、多方位、多層面的河湖水域岸線管護格局。出臺《嘉陵江河道采砂巡查機制》《嘉陵江南充段采砂堆碼場及加工廠管理辦法》,堅持常態化開展河道采砂違法違規行為排查,落實采運聯單管理,嚴防超范圍、超期限、超總量開采砂石。
完善法治保障機制。出臺《南充市〈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實施辦法》《南充市城市景觀風貌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進一步明確流域岸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通過持續整改,嘉陵江(南充段)沿線砂石行業由亂到治,流域生態保護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嘉陵江干流水質穩定保持地表水Ⅱ類。優美生態助推沿江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優質環境吸引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戶,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根基更加穩固。
供稿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編輯 | 程龍
原標題:從“生態之痛”到“生態之美”的華麗蝶變——南充市推進嘉陵江岸線整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