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5點,年近70歲的王通池就會出門尋鳥拍鳥。作為一名老環保人,王通池退休后,他用手中的鏡頭關注記錄下鳥兒們的生存繁衍,繼續見證蘇州的生態與發展。
截至目前,他在吳江境內已拍攝到鳥類180余種,其中不乏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及瀕危物種。最近,他在戧港又發現了3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棉鳧野鴨。
01 水環境質量創歷史最好水平、大氣環境居全省前列
蘇州聚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目標任務,扎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80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98.8%,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水環境質量創歷史最好水平;全市PM2.5濃度30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80.8%,均居全省前列。蘇州連續6年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綜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等次,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達92.5%。
“今年,蘇州市將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通過穩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強化落實水環境治理、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等舉措,持續優化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新進步、生態環境質量新提升。”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金春林說。
02 率先試點“兩證合一”“打捆審批”環評改革
去年9月,常熟高新區佰鴻集團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產業園5個投資備案項目,通過“打捆”審批方式取得環評批復,成為首個享受常熟環評“打捆”審批紅利的項目。“通過合并環評內容表述,統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按照責任主體明確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也便于管理部門實現‘統一監管’。”常熟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蘇州漢揚精密電子有限公司位于昆山開發區精密機械產業園,主營電腦、手機等及相關產品五金件開發生產等。今年年初,企業決定擴建項目,提升產品競爭力。申請環評時,昆山開發區安環局工作人員告知企業該項目符合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的條件。“提交材料后,1天內就取得環評批復,沒想到服務效率這么高。”企業負責人表示“沒想到”。
去年以來,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從建立重大項目管理臺賬、提供精準環評服務、指導優化簡化環評文件編制、優化環評審批“綠色通道”等十個方面,全力護航重大項目環評工作。目前已對省重大項目60個、市重點項目468個建立臺賬,明確審批部門和對口聯絡人,動態調度項目環評進展情況。
03 率先搭建現代化生態環境“智”理體系
全國首個企業環保自查自糾服務平臺,助企環境管理提質增效;全省率先推行餐飲行業“碼上洗”,全面開啟“在線管控、精準督查”;太浦河智慧環境監管無人機機場啟用,有效提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水系全域環境應急能力……
“AI+生態環境保護”的創新實踐正在蘇州蓬勃開展——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持續打造現代化生態環境“智”理體系,使藍天碧水凈土常在。
張家港市德寶化工有限公司廠長湯華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登錄“蘇州市企業環保自查自糾服務平臺”,逐一檢查車間內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很有用,常常能通過平臺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短時間內問題處置率達100%。”湯華說。
作為工業大市,蘇州有超16萬家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1.3萬家。去年,蘇州在全國率先推出“企業環保自查自糾服務平臺”,目前,已吸引超1.4萬家企業自主申請使用自查自糾服務平臺,共設置自查二維碼5.5萬個,開展自查3300萬余次,及時發現并自糾異常情況達6.1萬個。
在太浦河北岸,建有一個無人機智能監管平臺,包含兩個無人機場(汾湖機場和平望機場),無人機定時對河道、企業雨水排口、閘站等開展全天候巡查、監管,實現太浦河沿線全覆蓋。
太浦河全長57.6公里,其中在吳江境內長達40.73公里,吳江區以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建設“太浦河云管家”系統,打造生態環境智慧管理平臺,全面構建跨區域現代化治水新模式。今年3月,位于太浦河北岸的智慧環境監管無人機機場投用,實現了蘇浙滬三地數據共享,機制共商,一體化智能監管,大幅提升水系全域環境應急能力。
蘇州向“新”突破、以智提“質”,加快低碳轉型步伐。截至今年8月,蘇州ESG(環境、社會、治理)產業化進程再推進:蘇州工業園區率先發布全國首個區域ESG白皮書;結合國內外ESG產業最新要求,探索構建經濟開發區ESG評價體系,提請立項全國首個《經濟開發區環境、社會、治理(ESG)評價通則》;率先搭建數字化服務平臺,為企業免費定制ESG自診斷評估和管理工具,精準提供能力評分和解決方案,助力區域打造ESG產業新高地,力爭到2025年,集聚ESG企業超400家。
蘇州ESG產業創新中心啟用以來,已與近20家企業簽約,首批14家企業集中入駐。
主管: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主辦:江蘇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審核:吉櫻
校核:王洋溢
編輯:李苑
版式:張晨
原標題:在美麗蘇州畫卷點“綠”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