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突破45萬份。”在國新辦近日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公開了這份成績單,他表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正逐步顯現,未來將持續完善
再生資源的回收體系,讓消費者處理廢舊物資更加便捷。
國家重磅政策支持,汽車以舊換新提速
今年以來,國家政策頻頻示好汽車以舊換新,以及報廢汽車回收產業發展。3月份,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將“開展汽車以舊換新”,要求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同時優化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布局。
7月底,《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正式發布,要求提高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對于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含當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標準提高至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1.5萬元。
就目前形勢來看,政策影響是顯著的。“上半年,汽車報廢回收量達到277.8萬輛,同比增長27.6%,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量增長33.1%。”其中,5月份,全國報廢汽車回收量同比增長55.6%,6月份同比增長達72.9%,漲幅也在進一步擴大。受消息層面利好影響,汽車拆解概念板塊出現了多次大漲,甚至一度領跑A股。
華泰證券測算,本次滿足政策要求的存量乘用車約1800萬臺,假設政策刺激下,符合條件的車型中30%/35%/40%在年內完成更新替換,則對應補貼金額約389/454/519億元,勢必會加快“更新潮”節奏,從而帶動報廢汽車拆解回收產業增長。此外,中央財政安排75億元“以獎代補”繼續支持廢棄電器電子回收處理,也將彌補2024年1月1日起停征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空缺,助力商業模式優化。
各方發力產業格局構建,規范化水平不足難題待解
廣發證券分析指出,在政策的拉動下,汽車回收拆解有望在2025年后形成一個千萬億元級別的產業。與此同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地方在以舊換新方案中同樣重點提及了報廢汽車回收產業目標。比如廣州,《廣州市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到,將力爭到2025年全市報廢汽車規范回收拆解量較2023年增長50%,達7.2萬輛;到2027年,全市報廢汽車規范回收拆解量較2023年增加2倍,達8萬輛左右,占比全省報廢回收總量10%以上。
再比如紹興,《紹興市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行動方案》中指出,將培育發展報廢汽車循環利用產業,開展報廢汽車“五大總成”等零部件再制造,打造全國領先的示范性報廢汽車拆解再制造基地;開展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發揮試點企業示范作用,帶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
當然,企業也是其中關鍵的一環。格林美回應界面新聞時表示,”我們公司是較早開展‘城市礦山’開采業務的公司,其中包括了消費電子、汽車等回收再利用等業務,相關消費領域的以舊換新政策都對我們這塊業務算是利好。”據統計,格林美回收量僅占報廢汽車總量的5%。其子公司德慧已投入綠色報廢汽車拆解業務試運行,在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88.34萬元,但拆解量僅5491臺。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格林美透露,公司回收拆解報廢汽車的產能達30萬輛/年以上。其認為,隨著新一輪以舊換新啟動,未來5年,將迎來中國汽車報廢高峰,汽車爆發性報廢周期來臨,公司的7大報廢汽車廠將良好對接中國汽車報廢高峰周期來臨。
不過,在看到報廢汽車回收高增長預期的同時,我們仍應該關注拆解行業目前不成熟、缺乏規范的階段性特點。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數據顯示,自2006年以來,每年大約有80萬輛報廢汽車沒有進入正規渠道拆解,估算黑市規模超過100億元。業內呼吁:規范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流程,形成報廢、回收、拆解這一再生資源回收循環,對有害污染零件規范處理迫在眉睫。
如何有效解決拆解行業亂象?重慶市提供了一套可行方案。據悉,當地通過建立起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協會,組織收集、分析、發布市內外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與再利用信息,向政府提出行業發展規劃、行業經濟動態等建議的同時,也將積極協助開展行業準入資格審查等工作。
面對野蠻生長的“黑作坊”,具有資質的正軌企業“抱團”應戰,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