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平臺服務功能,共同促進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聯合部分省(市)生態環境管理部門、部屬單位、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機構、行業協會、企業等70家單位,成立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理事會。即日起,平臺將陸續發布一批各理事單位推薦的技術應用推廣案例,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助力,歡迎大家關注與咨詢。
▎案例名稱
砷地質高背景地塊“環境修復+開發建設”風險管控工程
▎推薦單位
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申報單位
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廣州市環境技術中心
▎工程地點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
▎應用規模
7.36萬平方米
▎解決難點問題
地塊位于砷地質高背景典型區域,土壤砷超篩選值范圍廣、深度大,污染物含量高,污染土方量大,常規土壤修復模式難適用,嚴重限制了地塊的再開發利用。
▎整體解決方案
基于風險阻控與開發建設高度融合的思路,將設計標高±00 m以下所涉及的開發建設工程作為風險管控工程的一部分,整體規劃、一體化施工。項目首先通過區域地質構造和砷固存機制等判斷屬于地質高背景情形;根據開發規劃,局部對淺層砷超篩土壤進行清挖修復,采用預應力管樁進行支護樁施工,減少土壤暴露風險;建設高強度全封閉阻隔層,實現超篩土壤的表面覆蓋阻隔。風險管控措施與未來利用情景高度吻合,最大幅度降低后續擾動帶來的環境風險,既保證切斷暴露途徑、防控風險,又節約工程成本,降低施工難度,保障地塊得以再開發利用。
▎案例成效
工程減少了95%的土壤修復量,縮短了3/4的施工時間,降低了90%以上的碳排放量,避免了深基坑施工風險,節約了近5億元的修復成本,保障了人居安全和環境安全。地塊順利移出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有效盤活土地資源,帶來數十億土地資源經濟收益。
▎推廣應用情況
工程受到各級管理部門和土地使用權人、修復單位等廣泛關注,為我國污染地塊實施“環境修復+開發建設”模式進行了有益探索與示范。
來源 | 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原標題:技術應用推廣案例 | 砷地質高背景地塊“環境修復+開發建設”風險管控工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