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江流域平均降雨近60年同期多”、“氣象臺再次發布暴雨預警”話題熱度持續發酵下,城市管網系統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且目前又正處于污水處理產業新的變革期,排水、污水管網產業借助管網一體化模式,以實現“提質增效”的難度正在加大。
城市“里子”成了“硬骨頭”?
“盯”著長江流域的雨下個不停。
據人民日報7月14日報道,在過去的近一個半月時間里,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有33條超歷史。南方汛情著實嚴峻的同時,往年被調侃的城市“看海”模式相對低調了許多。
在這背后,是近年來不斷崛起的“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海綿城市。“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5年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曾提出如是要求。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更加聚焦城市地下的、看不見的排水管網修復、治理。
然而被視作水處理系統各項功能得以實現保障的管網,現在卻成了“難啃的硬骨頭”。相比看得見的高樓大廈,埋在地下的排水管網其實就是一個城市的“里子”。單純以三年一遇和十年一遇的管道標準來看,二者的建設成本相差不到一倍,現在新建地區基本上以三年一遇的標準進行設計。根據住建部提供的相關數據,自2008年起,有超過208個城市發生過不同程度的積水內澇,占調查城市的61%。
由于維護難度大、管理成本高、缺乏盈利能力等原因,連接污染源與處理廠的管網長期無人問津。城市合流制排水管網在遠距離污水輸送過程中,將近一半的污染沉積在管道底部,雨天排水“零存整取”。尤其是降雨條件下的入流入滲過程會導致水量瞬間增加幾倍甚至幾十倍。
污水處理要提質 還得靠管網增效
這也決定了,黑臭難治理與城市管網系統密切相關。甚至有業內人士就曾表示,“管網不治理,一切都白搭。”
由于排水管網缺乏維護,本應流進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卻‘跑、冒、滴、漏’到了江河之中。根據E20《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我國部分省份縣城污水廠的負荷率還不足60%。目前我國污水處理能力是2.1億立方米/天,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也就100多。
這也意味著城市污水管網系統中地下水入滲現象依然嚴峻,如河水、地下水、山泉水等和污水混在一起進入了污水處理廠,這也使得很多污水處理廠天天閑置“曬太陽”。“清水入管,污水入河,污水廠濃度上不去,河道濃度就下不來。”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張悅曾指出。
如果將污水處理廠比作城市污水系統的“器官”,那么污水管網便是城鎮污水系統的“血脈”。也正是在黑臭水體治理、污水廠提質增效等治理壓力下,管網之“痛”加速凸顯。為此,《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同時將進入污水處理廠生化需氧量(BOD)濃度提升到100mg/L。
隨后一段時間內,多輪政策相繼驅動使得城鎮污水處理系統正在向具有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精細化模式轉變。不斷攀升的污水排放量不僅需要同等或更大的處理產能、并配以足以攻克污水的相應排放技術,同時也對配套污水管網系統的收集、分類和排放效率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更新迭代催生出萬億藍海
按照相應規劃,到2020年,預計將新建和鋪設超126000公里的排水管道。要讓其實現“大改”,為優化排水管網騰出空間,不僅難度大,時間周期也很長。業內認為,排澇泵站、水閘等相關設施老化,管網系統的銜接復雜等問題,都讓本來就無法匹配城市發展的地下排水設施更難滿足需求。僅以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來看,其改造內容就包括雨污分流、海綿設施、新建雨水管道、一體化泵站等。
這也必然會催生出很多新的市場機遇。市場分析指出未來8至10年間,城市排水管網的完善與修復將迎來上萬億元資金的投入。如對污水管網探測、監測、檢測、診斷的需求大大增加,污水管網非開挖修復市場逐步爆發。若以城市水系統高質量發展為標準,光污水管網就有10000億元的投資缺口,加上雨水管網一共超過了20000億。
同時,污水管網養護的社會化,專業化分工也會逐步普遍。以前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治污,社會資本看中的是具有回報機制的污水處理廠。而污水處理費只能勉強覆蓋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成本,而污水管網的運行,還需要財政付費。值此背景,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捆綁在一起的“廠網一體化”項目被寄予厚望,也將為相關上市企業帶來新一輪增長空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