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搶灘中國市場 國內環保企業遭尷尬
去年到今年,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并購確實不乏大手筆,動作頻頻,但反觀國內市場,由于國內企業在技術方面的相對欠缺,尤其是部分細分領域,我們的實力往往太弱。這真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
環境保護,從政府,到民眾,大家都在談,似乎炙手可熱,但環保相關專業人員的薪酬待遇在全社會的位置卻道出了冷酷的現實。
所以,放眼長遠利益,醉心于玩資本,可能不如在人才引進、新技術研發等方面奪下功夫。
與2015年相比,環保企業更加熱衷于海外并購。根據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下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的統計,僅一季度,環保領域就開展了6起對外收購,總額達128億元,是去年海外并購總額的兩倍多。
國內環保企業熱衷于海外并購
一月,再生金屬加工企業怡球資源宣布擬以1.07億美元(約合69261萬元)價格收購Metalico公司100%股權,進入美國再生金屬上游行業。
二月,北京綠創聲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綠創聲學控股有限公司擬以不超過750萬歐元(約5476萬元)收購“聲學老大”IAC。北京控股用14.38億歐元(約105億元)拿下德國EEW廢物能源利用公司。天翔環境擬2.05億歐元(約14.97億元)收購德國水處理公司BWT。雪迪龍通過英國子公司以415萬歐元(約3000萬元)收購比利時公司ORTHODYNE。
三月,先河環保增資美國子公司700萬美元,其中660萬美元(約合4272萬元)用于收購美國監測企業SunsetLaboratory的60%股份。
“從前年開始,我國環保行業化進入高峰期。”在4月16日下午由京都律師事務所舉辦的“走進德國水務”交流會上,E20環境平臺合伙人薛濤表示,國外環保市場接近飽和,而國內需求高,我國環保技術研發弱,和美、日、德相比差距大,未來十年,環保末端治理都將處于高需求狀態。
隨著公眾對生態要求的提高,環保產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逐漸成為支撐產業經濟效益增長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為許多國家革新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目標和關鍵。但在中國,一方面國內環保產業潛力很大,但在市場爭奪中國內企業卻又顯得力不從心。
外資搶灘中國
近,一個名叫道康寧的從事有機硅開發的跨國企業正瞄準我國的建筑節能改造。事實上,這對許多中國的環保企業來說,只能是“眼巴巴地看”,因為在不少新興的細分環保產業領域,例如環境檢測設備等,外來者憑借先期發展的技術及運營優勢,在中國市場上占據上風。
在國內的水務市場和固體垃圾市場,許多的國外環保企業都開始做得風生水起。
企業爭奪戰
近一段時間的霧霾天氣,使得“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燃煤鍋爐”受到格外關注。與此同時,作為用煤大戶,五電集團同樣感受到了巨大的環保壓力。“為完成環保責任書要求,公司今年機組脫硝改造任務較重,對發電量增長帶來一定風險。”華能在年報中表示。
環境壓力正催生出一塊巨大的“環保產業蛋糕”。但在巨大的誘惑下,國內部分環保企業一季度業績表現平平,有的甚至出現了凈利大幅下降。從事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研發與生產的先河環保披露,在報告期內,為提高公司的PM2.5及灰霾空氣、水質監測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造成毛利率下降,凈利潤同比下降195.67%。
國內企業不惜砸血本贏市場正反映出其遭海外企業擠壓的無奈。
有消息稱,山東省曾公開招標的PM2.5監測設備的100多臺設備采購中,國內企業雖有競標,但無一入選,終中標的是兩家美國企業。另據介紹,當前中國熱門的PM2.5監測設備超八成源自進口。
遭遇技術尷尬
對于國內企業現在遭遇的尷尬處境,北京節能環保促進會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目前,政府主要抓水電等重點領域,相應節能環保方案也是比較完善的,但其他有些領域還需要企業自己去做市場,而這些板塊也容易讓發展較早的海外環保企業占得先機。”
在很多人看來,當前中國的環保企業競爭力弱主要表現在技術上。以PM2.5監測為例,國內方面在前年年底時才提出這一概念,然而類似監測在其他一些國家早已開始。
(原標題:海外并購頻頻出手 國內市場力不從心 好像哪里不對?)
相關閱讀:環保企業熱衷“走出去” 并購案背后或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