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秸稈潛力巨大 綜合利用好不僅創收還環保
據了解我國每年所產生的農作物秸稈有9億多噸,但由于綜合利用率不高,絕大部分被廢棄或焚燒。為禁止焚燒,一些基層干部下鄉包村、嚴防死守,依然是年年禁、年年燒。
不讓農民燒秸稈,就得給秸稈找出路。其實,秸稈是一個巨大的再生資源,根據其材質特點,運用物理、化學、復合的處理方法,既可以作為工業原料,還可以造肥還田,也可以作為生活能源、草食家畜粗飼料等,不僅起到減排、節能、生態、循環經濟的作用,還能推動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秸稈粉碎能治“土壤病”
每一種植物都帶有天然的土傳致病菌,一片土壤如果連續種植一類作物三四年,這片土地就會形成有利于病原菌生長的環境,變成“病土”。“病土”上種植的相關植物,就會大批生病甚至死亡,這就是所謂的“連作障礙”。
如何找到根治土傳病害的方法,是許多專家重點研究的課題。研究人員通過多年研究發現,綠色的藥方是秸稈。
每年七八月份,是大棚蔬菜的休整期,將秸稈粉碎后埋入土壤中,在25℃以上的氣溫下,用塑料膜覆蓋密封2周。秸稈通過厭氧分解,產生大量有機酸等物質。這些有機酸能夠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未分解完全的秸稈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肥力。并且,這種方法還避免了因秸稈直接還田導致來年農作物病蟲害增加的弊端。
通過實驗發現,“秸稈草藥”的滅菌率達到了95%以上。南京麒麟門一位農戶用了“秸稈草藥”后,黃瓜的產量是原來的5倍。
秸稈“五料化”應用好處多
秸稈飼料化是秸稈綜合利用的一個方面。隨著人們對秸稈的了解,秸稈的利用價值也越來越顯現出來。2014年,國家發改委和農業部編制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目錄》發布,提出了秸稈資源肥料化、飼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等“五料化”利用途徑。
肥料化應用是秸稈綜合利用中的重要一塊。近年來,通過推廣機械粉碎還田、保護性耕作、腐熟還田、秸稈堆漚、秸稈生物反應堆等技術,我國秸稈肥料化利用率逐年提高。2012年,全國秸稈肥料化利用量2.0895億噸,占秸稈可收集量的26.4%,秸稈還田對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地綜合肥效和生產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秸稈也可以通過沼氣、固化成型燃料、熱解氣化、直燃發電等方式,直接轉化為清潔能源,效果十分明顯。2012年,全國秸稈能源化利用量1.079億噸,占秸稈可收集量的13.6%。
此外,由于秸稈含有豐富的碳、氮、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且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為其基料化利用提供了便利。目前,利用秸稈作為基料栽培的食用菌品種有平菇、雙孢菇、香菇、金針菇、木耳、雞腿菇、杏鮑菇等,栽培技術成熟,潛力很大。
好技術還需要巧政策。從未來發展看,我國亟待建立完善的秸稈綜合利用相關配套政策。除了秸稈在能源規劃方面積極引導的政策,國家也出臺了許多克制其弊端的政策。國家發改委聯合環保部、農業部下發了《關于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疏堵結合”、“以用促禁”的方式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充分利用現有秸稈綜合利用財政、稅收、價格優惠激勵政策,加大對農作物收獲及秸稈還田收集一體化農機的補貼力度,提高還田和收集率。同時要求,各地要按照本地區《秸稈綜合利用規劃》提出的目標要求,切實轉變工作思路,下大力氣加大對秸稈收集和綜合利用的扶持力度,抓好秸稈禁燒工作,采取“疏堵結合”、“以用促禁”的方式,加快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的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