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絮凝技術已廣泛的應用于處理含微塵廢水、高色度廢水、難降解廢水、有毒有害廢水、含重金屬離子的工業廢水的一種新型設備。
電凝工作是利用高電壓打破有機物大分子鏈、或金屬絡合鏈螯合鏈,再參與水中的電子流運動得到電子或失去電子,終與鐵極板析出的鐵鹽產生共沉析出而。其中的主要有氧化、還原、混凝、氣浮,它是一個復雜的物理、電化學的過程。廢水進行電解絮凝處理時,不僅對膠態雜質及懸浮雜質有凝聚沉淀作用,而且由于陽極的氧化作用和陰極的還原作用,能去除水中多種污染物。
電凝具備強氧化—自產氧化劑、強還原—自產還原劑、絮凝—自產絮凝劑、氣浮—自產氣浮超細氣泡以及滅菌、脫色與脫臭七大功能于一機。具有除污率高、運行成本較低、維護簡單、使用范圍廣等優點。
電絮凝廢水處理設備
1)環境溫度為-10℃~60℃;
2)輸入電壓為220V±22V或380V±38V;
3)水處理設備大工作噪聲應不大于80dB(A)。
4)相對濕度(RH)應不大于95%;
5)原水COD含量為100mg/L~150000mg/L。
電絮凝廢水處理設備運行成本:
電凝的運行成本主要是電耗,根據實際案例顯示,電凝的電耗為1.0~2.0度/噸廢水。遠低于其它的化學處理法、低電壓高電流電解法等廢水處理方法。
電絮凝技術已成功地應用于金屬的回收、處理有機染料、懸浮顆粒、從各種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中去除油脂以及其它各種廢水的處理。我們在保持電絮凝的優點的同時加上磁場,并加上自動除渣,在水下運行。
國內通常采用的重金屬廢水處理方法,包括石灰中和法和硫化法等。這些傳統的處理工藝,雖然可以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去除掉,但是處理效果并不穩定,處理后回收的清水水質仍難以確保穩定達標排放,而且還會產生二次污染。納米重金屬水處理技術不僅能使處理后的出水水質優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且穩定可靠,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較低,與水中重金屬離子反應快,吸附、處理容量是普通材料的10倍到1000倍,而且使沉淀的污泥量較傳統工藝降低50%以上,污泥中雜質也少,有利于后續處理和資源回收。有數據顯示,同樣是每日處理300立方米重金屬污水量,傳統工藝每天要產生25噸石灰渣污泥,而采用納米技術后每月只產生25噸納米金屬泥。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污泥中的重金屬單位含量提高了30倍。若以銅冶煉廠的廢水處理為例,其回收的納米銅泥品位已達到20%,*可以作為銅礦資源再生利用。
無害化處理
重金屬廢水經處理形成的濃縮產物,如因技術、經濟等原因不能回收利用,或者經回收處理后仍有較高濃度的金屬物未達到排放標準時,不能任意棄置,而應進行無害化處理。常用方法是不溶化和固化處理,就是將污泥等容易溶出重金屬的廢物同一些重金屬的不溶化劑、固定劑等混合,使其中的重金屬轉變成難溶解的化合物,并且加入如水泥、瀝青等膠結劑,將廢物制成形狀有規則、有一定強度、重金屬浸出率很低的固體;還可用燒結法將重金屬污泥制成不溶性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