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航,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院長。從事于大氣環境化學的研究工作超過20年時間,是目前中國大氣環境化學研究領域的*人物之一,其研究小組與德國Juelich研究中心、德國IFT研究中心、中國臺灣RCEC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美國麻省理工等世界的科研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學習和研究經歷
1975-1978,就讀于重慶市城口縣中學
1978-1982, 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本科
1982-1985, 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碩士
1987-1990,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
1993-1995, 荷蘭能源研究所博士后
1985-1987, 中科院生態中心,助理研究員
1990-1993,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1993-1995, 荷蘭能源研究所訪問學者
1995-1996,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大氣化學研究室主任
1996-2002,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教授,系主任
2002-2007,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
2007-,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亞洲棕色云,專家組成員
國際化學與純粹化學聯合會(IUPAC),中國國家代表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CSES),副主席
中國環境保護部(SEPA)科學技術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1基于觀測的模式模擬(Observationa Based Modeling)
三維空氣質量模型(AQM)可以對區域尺度上的臭氧水平進行診斷和預測,從而形成臭氧削減和控制政策的科學基礎。但是目前的三維空氣質量模型的模擬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誤差來源主要包括源清單的準確程度、氣象場的擬合情況及反應機理的正確程度。所以使用三維模型的模擬結果作為控制政策的基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質疑(Oreskes et al., 1994)。基于歐美地區大約30多場以臭氧形成機制研究為中心的大型外場觀測的NARSTO評述專輯討論認為:結合基于觀測數據的分析方法(Observationa Based Methods)和三維空氣質量模型的模擬將得到有效的、具有較小不確定性的區域尺度的臭氧與前體物(O3,NOx)的響應關系(Kleinman et al., 2000;Hidy, 2000)。
2三維空氣質量模型(3D-Air Quality Model)
空氣質量模式是研究大氣污染的有力工具,從模式應用上看可以分為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兩個方面。對于前者,空氣質量模式可以用來模擬城市和區域范圍內對流層污染的發生過程,探討污染物的產生機制及相互之間的影響。在應用層面上,空氣質量模式被用于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決策與規劃之中;在應用層面中,空氣質量模式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進行空氣質量預報。
3大氣氧化性(Atmospheric Oxidation)
60年代初期,Leighton(1961)對污染大氣邊界層中的研究總結指出,OH和HO2自由基的催化機制可能是光化學煙霧形成的核心機理。但是當時并不知道這個催化機制不但是存在的而且是具有全球尺度上的重要性。1971年, Levy(1971)在1950~1970年間大氣化學研究的基礎上,針對清潔背景地區,提出了包含O3-H2O-CO-CH4-NOx的光化學機制。此模式估算出了很高的OH和HO2及RO2自由基濃度,使得它們在整個對流層的氧化性問題和臭氧生成的問題上取得了關鍵性地位。目前國際上一般討論的大氣氧化性問題主要指的是OH自由基形成的氧化性。對于大氣氧化性的研究,包括對于全球水平的OH自由基的估算,氣候變化問題;在區域尺度的估算,臭氧生成問題;在局地尺度的直接測量和模式模擬,測試現有的對流層大氣化學機制。目前,對于大氣氧化性的研究,主要還是以局地尺度為基礎,測試現有的由HOx自由基構成的快反應動力學機制;今后的數十年中將由小及大,由多處局地的結果,逐漸推廣到全球大氣化學的尺度。從而獲得對大氣氧化性的*性認識,也是未來真正了解氣候變化原因的關鍵一環。
4大氣氣態亞硝酸的測量(Measurement of Ambient HONO)
5氣溶膠的光學性質(Optical property of Ambient Aerosols)
6氣溶膠的核化機理(Nucleation mechanism of Aerosols)
參考資料編輯區域